5月以來,云南省保山市施甸縣怒江河谷迎來了今年的首批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栗喉蜂虎,它們將在河谷砂土質的巖壁上筑巢、棲息、繁殖,直到10月份才離開。
栗喉蜂虎(5月7日攝)。新華網發(施甸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在施甸縣怒江東岸滇緬公路太平鎮至紅旗橋段,身披艷麗羽毛的栗喉蜂虎在公路上空時而展翅滑翔,時而追逐鳴叫,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公路旁的巖壁上一個個小圓孔像栗喉蜂虎用尖嘴和利爪挖掘的“聯排別墅”,密密麻麻,很是壯觀。
栗喉蜂虎(5月7日攝)。新華網發(施甸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據了解,栗喉蜂虎以蜻蜓、蝴蝶、甲蟲等為主要食物。該鳥喉部為栗紅色,擁有黑色的過眼紋,翅膀和背部皆為綠色,尾翼為藍色,翅膀內側為橙黃色,在陽光的照射下,全身閃爍著金屬般的光澤。(完)(楊林元 楊磊 楊繼澤)
栗喉蜂虎(5月7日攝)。新華網發(施甸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栗喉蜂虎(5月7日攝)。新華網發(施甸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栗喉蜂虎(5月7日攝)。新華網發(施甸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栗喉蜂虎(5月7日攝)。新華網發(施甸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栗喉蜂虎(5月7日攝)。新華網發(施甸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栗喉蜂虎(5月7日攝)。新華網發(施甸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栗喉蜂虎(5月7日攝)。新華網發(施甸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正在筑巢的栗喉蜂虎(5月7日攝)。新華網發(施甸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責任編輯:張潔
】